陈少景不在乎我没关系,我本来也不应该把心思都放在和他这点小情小爱上面。
坐了两天一夜的飞机终于到了漂亮国。
接应我的是大使馆的人,他们穿着整齐的中山装,让我在异国他乡倍感亲切。
一见面他们就热情的接过我手中的行李:云卿同志,欢迎你的到来!
我是陈建国。
回住所的路上我看着车窗外林立的高楼,幻想着自己学成归国建设祖国的样子。
他同我聊起国内的发展:现在我国正在高速发展阶段,最缺的就是人才,云卿同志要是能带一些先进的技术回去可真是帮上大忙了!
我心情澎湃: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!
陈建国看起来有些担忧:云卿同志,不瞒你说,在你之前已经来了几波人,但因为饮食环境和国内差距太大,加上语言不通,没人坚持到最后,也都只是学了点皮毛就回去了。
我思索一番:祖国能有今天,是不少革命先烈用血肉为咱们铺的路,这点苦算什么,我能坚持下来!
陈建国哈哈一笑:云卿同志的思想觉悟很高呀,我相信你!
但我看的出,他嘴上说着相信,心里还是有些怀疑我是否真的能像说的那样坚持下来。
对于我来说,没有什么能比我上一世所经历的再苦的了。
回去休息一晚过后,第二天七点我就早早来到了陈建国的办公室。
陈建国有些诧异:刚来这边时差还没调整过来吧,不着急,你可以先休息几天。
我摇摇头:不用了,我已经休息好了,早一天开始就能尽快解决祖国的建设问题。
陈建国向我比了个大拇指:好!
那就按你说的办,我现在就带你去见这里的建筑学专家。
在陈建国的带领下,我来到了一所建筑学,迎接我的是建筑系的主任。
他的头发和亚洲人很像,但眼窝深邃,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一颗蓝色的玻璃珠。
在交谈中得知,他的妈妈是一位中国人,但和父亲定居在了这里。
我用熟练的英文和他问好、交谈。
他和陈建国的神色中都流露出一副赞赏的目光。
说起来,我在这个年代也是少数的大学毕业的高材生,上一世嫁给陈少景以后一心只想着踏实过日子,所学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。
回想起大学时期为了能更好的翻阅外刊,研究贯通古今中外的建筑学书籍,我自学了很久的英语,一些专业名词也能脱口而出。
如果不是出国深造,我都快忘记了自己也算的上是少有的人才了。
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学习中,至于陈少景早就抛之脑后了。
慢慢的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,衣着打扮也变得精致起来,越来越有设计师的风格。
在这里带头组织学习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国女士,但无论是从气质还是穿着打扮上都透露出一副高知和优雅的感觉。
尽管大家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,没有谁有时间可以打扮,但这种潜移默化的气质也慢慢影响着大家。
陈建国再见到我时笑着说:云卿同志,你现在才是真正的融入了进来,有建筑设计师的样子了。
是啊,离开陈少景以后,我慢慢找回了那个本就闪闪发光的自己。
或许当初若是不嫁给他我本该就是这样,只是我选择了让自己变成家庭主妇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