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老歪王大山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李老歪王大山重生道观,实现暴富从收山货开始小说全文免费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幼儿园大爷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但不管包料不包料,东家都得一天管两顿饭。”王大山一听,真是便宜,可比后世那些黑心王八蛋的房地产商便宜多了。便说道:“李叔,我信得过你,就按照全包的来干,每天管两顿饭,顿顿有肉。”王大山始终认为,你请别人为你工作,你的付出要超过他的收入预期,只有这样,员工才有工作的动力和责任感。如果你为了节约成本一味的降低人工,削减员工福利,员工的收入达不到预期水平甚至远远低于预期,那这名员工一定不会给你好好干活,更别提什么工作积极性什么责任感了。简单一句话,你不让人赚钱,人家凭什么给你干活?后世,很多所谓的企业家想不明白这点,总是想着从员工身上榨取剩余劳动力,员工收入达不到预期,一部分人炒了老板鱿鱼,一部分人在公司浑水摸鱼,另一部分人对公司上下其手...
《李老歪王大山重生道观,实现暴富从收山货开始小说全文免费阅读》精彩片段
但不管包料不包料,东家都得一天管两顿饭。”
王大山一听,真是便宜,可比后世那些黑心王八蛋的房地产商便宜多了。便说道:“李叔,我信得过你,就按照全包的来干,每天管两顿饭,顿顿有肉。”
王大山始终认为,你请别人为你工作,你的付出要超过他的收入预期,只有这样,员工才有工作的动力和责任感。
如果你为了节约成本一味的降低人工,削减员工福利,员工的收入达不到预期水平甚至远远低于预期,那这名员工一定不会给你好好干活,更别提什么工作积极性什么责任感了。
简单一句话,你不让人赚钱,人家凭什么给你干活?
后世,很多所谓的企业家想不明白这点,总是想着从员工身上榨取剩余劳动力,员工收入达不到预期,一部分人炒了老板鱿鱼,一部分人在公司浑水摸鱼,另一部分人对公司上下其手,吃回扣接私单损公肥私无所不用其极。
老板与员工互相伤害,最终导致公司的垮掉。
这样的例子各行各业都有很多。
每个公司都学习什么经营之神稻盛和夫,把稻盛和夫的话奉为圭臬,制定所谓的企业文化,公司愿景企业使命。
其实所谓的企业文化没有文化,全都是给员工制定的规章制度,然后大言不惭的对员工说:“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。从努力工作中体味人生真谛......”
真是他娘的诈骗犯......
王大山前世是一名军人,长期从事部队的管理工作。军队的管理是强权的,是严厉的,强调绝对服从和令行禁止。
但部队有一说一,有二说二,并不会又当又力。
企业里却不同,大多数的企业,把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当成二傻子忽悠,为老板创造了价值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,还美其名曰为你好,这是在给你修炼灵魂。
滚犊子吧。
所以王大山以后成立的企业,他一定不会这样,至少要让员工们在他这里既能满足自己的预期收益,又能得到足够的尊重,还能够享受到生活上的帮助。
起码,要让员工把山庄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戴。
扯远了,言归正传。
王大山回到房间给李大抹子拿了400块钱,又问道:“李叔,什么时候能开工?”
“明天就行,现在天气正好,适合开工,要是不讲究就明天开始挖地,要是讲究就选个日子。”
怎么能不讲究?王家一门都是干这个的,盖房子不选个日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道士。
王大山掐指一算,明天是7月1日,组织生日,刚好百无禁忌。另外明天也适合出行、搬家、合婚、订婚、搬新房、订盟、动土、祈福、盖屋、安门、祭祀。
得,好日子,就明天了。
“明天就是好日子,就明天未时动工吧,就是下午2点。李叔,除了质量和美观,一定要快,多赶赶工,尽量工期提前,早点完工,你定的工期是20天,要是能提前完工,肯定不会亏待你们。”
“行,东家,现在是夏天,我让大伙每天多干一会儿,尽量往前赶,你就放心吧。”李大抹子拍着胸脯说道。
说完李大抹子就告辞走了。
王大山看了看天色,离正午也不远了,就去了后院。
先是给大花做了饭,喂了大花。
经过几天的休养,大花已经好了很多,再不像之前那样有气无力的了,如今也能瘸着一条前爪在院里蹦跶一会儿。拉屎撒尿都知道远离屋檐下,远远的跑到茅房跟前。
轻轻的触摸这兆头,似乎在与王家祖先无声的交流。
半晌,王大山低头继续寻找。
只片刻功夫,就在一棵大树下,赫然发现一株五品叶人参,这株五品叶人参的周围还有一株四品叶,和一株二甲子。
王大山继续向后看去,不过两米的距离,又有一片的人参。
一株六品叶立在中间,鹤立鸡群。
高高的参茎上分着六个枝杈,中间顶着一串青色的果子。
王大山几乎要欣喜若狂了。
他掏出红线,快速的捆着参叶。
一会儿功夫,总共发现一株六品叶、三株五品叶、九株四品叶。剩下的小参更多,但那些王大山不会要,怎么也要给这个老埯子保留一些种子。
发财了,发大财了。
王大山一个人手舞足蹈,兴奋的唱起了大姑娘美大姑娘浪,大姑娘走进青纱帐。
仿佛此时只有青纱帐里的大姑娘才能比拟他的快乐。
一旁的白狼静静的看着发神经的王大山,嘴边似乎还带着一丝嘲笑。
但王大山不管这些,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进入了不能控制脸上肌肉的状态,嘴角总是不由自主的向上翻涌。
好一会儿功夫,王大山才冷静下来。
看看天色,太阳已经西沉,应该用不了两个小时就要完全的沉下去了。
今天是不能抬参了,晚上太黑,伤到了人参就可惜了,还要明天天亮了才行。
王大山也不纠结,立刻带着白狼寻找休息的地方。
跟昨晚一样,找了个地势较高有歪脖树的地方,生了堆火,开始将剩下的猎物剥皮烧烤。
不一会儿功夫,两只兔子烤好,王大山和白狼一人一只,快乐的吃着。
吃完了晚饭,王大山又给白狼检查了一下伤势,发现白狼的伤口在慢慢的好转,并没有出现感染溃烂的现象,又用酒精清洗了一遍,才重新缠好纱布。
白狼一直都在静静的看着,被动的接受,并没有一点不友好的表现,有时候甚至还摇摇尾巴,但幅度却并不大。
狼王,有狼王的骄傲。
不是谁都有资格让狼王摇尾乞怜。
一夜无话,有狼王在,夜晚倒也没有发生什么。
第二天天刚微亮,王大山就醒了。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处理了个人事务,又填饱了他和白狼的肚子,王大山就去抬参了。
肯定要先抬六品叶的百年老参。说干就干,王大山拿起工具流来到了老参旁。
此时太阳还未完全升起,山林间白雾弥漫。
在晨曦的轻拂下还微微有一丝冷意。
但不知怎么的,王大突然感觉到一阵不安。
这不安来的蹊跷,浑身发冷,还伴随着一阵阵的心悸。
山风吹过山林,风不大,远处却传来细细簌簌的声响。
就在此时,白狼突然冲着一个方向呜呜呜呜的叫了起来。
声音急促而尖利,仿佛是在威胁什么,又像是在示警。
王大山不由的更加紧张。
可等了片刻之后,并没有发生什么。
他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紧张的过头的了。
自从穿越以来,他还并未真正遇到过什么危险。
重生之前,他也已经几十年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了,似乎对危险的感知能力有些退化了。
有时候明明不算危险,他也汗毛倒立,鸡皮疙瘩猛出,就像遇见白狼的这次。
所以,思索了一会儿,王大山又转过身,继续去抬参了。
王大山心情极度兴奋,挖到一株五品叶人参的喜悦不是一般高兴的事情可以比拟的。
兴奋的原因不单单是挖到了五品叶人参,更是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抬出了一株人参,而且还是单独一人抬出来的。
两世为人,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,王大山都并没有真正的进山打过猎,更没有独立的抬过参。
爷爷毕竟年岁大了。1912年生人的爷爷在王大山出生的时候就已经53岁了。
53岁,作为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东北猎人来说,这个年龄已经没有足够的体力支撑王正风进山打猎。
更何况在王大山2岁多的时候,他母亲就被家里安排人带回了京城,从此杳无音信。
王正风又当爹又当妈还得当正儿八经的爷爷,根本也没有时间进山打猎上山放参,更别提带着还是小娃娃的王大山进山了。
所以,15岁之前的王大山赶山放参的经验几乎没有。
如今好了,王大山既能打猎,又能完整的抬出一株五品叶的人参,这充分说明了王大山的赶山技能是没有问题的,这也给了王大山更多的自信。
他现在坚信,他一定能够凭借赶山的手艺赚到足够的钱,让爷俩过上富足的生活。
回到道观,王大山依旧兴奋,他把抬出的人参拿给王正风看。
“爷,你看,我今天抬出一株五品叶,怎么样,不错吧?”
“这是你自己抬出来的?”王正风惊奇的接过人参,仔细的看着。
“那是当然,我昨天发现的,今天才把它抬出来。爷,您不知道,废了老鼻子劲儿了。”王大山洋洋得意的说道。
王正风仔细的检查着人参,没有一丝一毫的损伤。“嗯,不错不错,这根人参能卖个好价钱。”说完看着王大山,面上带着笑,眼里满是欣慰。
“爷,这根参我想拿去卖了,换了钱一是买把56半,以后好方便上山打猎,再去买几只好狗,就能打一些大畜生了。到时候,咱家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。”
“行,这事儿你做主。”
说罢又打量了一眼王大山:“大山啊,你长大了,爷看你又会打猎又会抬参,还能挣钱,爷心里高兴。爷对不起你,没能让你过上好日子,往后啊,这个家你来当,你说什么做什么爷爷都支持。”说完,用袖口擦了擦湿润的眼角。
“我呀,想在咱们观后面山坡上再开几亩地,种点药材,趁我还能干得动,做一些药丸,也能卖一些钱。”王正风又说道。
王大山想了想,在王大山的计划里,以后也是要进行药材种植的,再说家里老祖宗留下了那么多祛病的药方和养生的丹方,他都是想做出来的,再注册一个中医药品牌,既可以造福百姓,又就能赚到大量的钱财,何乐不为呢。
想到此处,便也没有反对,只是说道:
“爷,您干归干,但不能累着,悠着点来,累坏了身子可不划算。现在我也能赚钱养家了,您就当成个爱好,想干就干,不想干就歇着,没事念念经,修修道。您这么大年纪了,也该享享清福了。”
“好,好,好,都听你的。”王正风的脸上写满了欣慰。忽然想起了什么,对王大山说:“你跟我来。”说罢,带着王大山向凌霄殿正堂走去。
王大山跟着王正风来到正堂,王正风先是招呼王大山一起跪在蒲团上向三清祖师磕了三个响头,然后又让王大山跟他一起把中间那尊上清灵宝天尊像挪开了一些,接着又在座下撬开了一块青砖,从里面拿出一个木头盒子,然后再把灵宝天尊法相复位。
这个木头盒子一看就不是凡品,虽然落满了灰尘,依稀能看出是紫檀的材质。盒子上的花纹繁琐,四角有云纹缠绕,中间一个大大的双鱼图纹,四周阳刻着八仙图。充满了古朴和神秘气息。
王正风找了块抹布,仔细地擦了擦盒子,在盒子上一番摸索,盒子啪的一声打开了。从里面取出了一块羊皮卷来。
王大山一看,这是啥?难道祖上真的传下来修仙的秘籍?还是历代先祖搜罗的宝贝绘制的藏宝图?想到此处,王大山兴奋了。
还没兴奋完,王正风开口了:
“咱们王家祖上自嘉靖40年从北京城来到这白山黑水之地,建立了清风观,只因祖宗算出了必是此处先民取代大明入主中原。
王家祖上在此立观之后,并不传道,只以医术救人。一为避世,二来也是行善积德。但行医收入微薄,王家祖宗只得靠狩猎采药为生。这张羊皮卷,记录了从顺治到民国时期王家先祖发现的六品叶以上的人参。
王家先祖认为,人参乃天地精华,药中珍宝,尤其是六品叶以上的人参,已产生了参灵,非万不得已,不能采摘。因此,王家药方入药,多用五品叶以下的人参,除非为了吊气续命,否则绝不用六品叶以上的野参。
除此之外,王家先祖还有一重用意:不论给后世儿孙留下什么,哪怕万贯家财,都有可能被不肖子孙败光,即便不被败光,也或被当权之人觊觎。在野外留下人参,万一子孙后代遭受横祸,破家荡财之时,也能够用这些人参东山再起。
但如今已是新朝,以前的规矩也已经过时了,王家如今人丁单薄,只剩你我,还讲什么祖宗规矩?不如挖出来改善改善生活,也是对上天恩赐的感谢。
这张羊皮卷上记载的参窝,时间太过久远,有些已经被王家先祖挖了出来治病救人,有些肯定被别的赶山人抬了出去,你可以去看看。都在深山老林里面,也不容易被人发现。”
王大山一听大喜。
此时此刻,什么修仙秘法,什么藏宝图志,皆已被他抛出了九霄云外。
再说了,建国以后,不许成精。哪还有什么神仙精怪?就算有神仙,可能也已经吃了枪子儿。更别说藏宝图了,但凡从地下挖出来的宝贝,都是国家的,你敢私藏一点,轻则没收坐牢,重则无期枪毙。
还是这参窝子图好,只要是找到了,既能卖个好价钱,又没有一点隐患。想到此处,王大山不由的感慨老祖宗太有先见之明,人生智慧简直如瀚海云天,无穷深远。
王正风把羊皮卷连同盒子一起递给了王大山,王大山仔细的看了,只见图上画着一座座山脉,写着一个个地名。
每一处参窝都有详细的说明,什么时候发现的,有几颗人参,都是几品叶的。参窝处有什么参照物,每一处参窝如何过去,路上有什么标志性的参照物等等,十分的详尽。
于是,他郑重的收好了这份羊皮卷,然后说到:“爷爷放心,我一定妥善保管,一定不会让别人知道,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去抬参。”
王正风点点头,又道:“没枪之前不要抬参,深山老林太过危险,没有防身利器,有些地方神仙也难以到达。”
说罢,拍了拍王大山的肩膀道:“进山一定要小心!好了,你去吧,我去给你做饭去。”
王正风去做饭,王大山便回了屋子,掏出了羊皮卷仔细的看着。
羊皮卷一共记述了20多个参窝子,其中年份最长的一株是1颗八品叶的老参,剩下的有6颗七品叶,17颗六品叶。
发财了,这要是全部抬出来,王正风立刻就能成为中医药行业中的首富。试问,哪一个中医药世家有这样的家底?
当然,这些参窝子也不会全都存在,肯定也有一些被别人采去了或者被动物给吃了。
但即便只能抬出一半的人参,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。
要知道啊,八品叶人参,那就是500年的人参,七品叶也到了300年了,六品叶最低也是100年起步,敢问现在谁能拿出一颗七品叶的人参?就是同仁堂,也不可能有。
王大山认真的记着羊皮卷上的内容,一定要牢牢的记在脑子里,不能有丝毫的遗忘,以后这个就是王大山安身立命的本钱,有这个东西,他就算家都败光了也什么都不怕了。
正看着呢,忽然听到院外有敲门声。
王大山好奇的走过去开门,这个时间来道观,莫非是来看病的?
王大山打开院门,只见一个面色憔悴,须发凌乱的汉子站在门外,这汉子大约有20来岁,可现在看起来就像30多了。
汉子看见王大山之后,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。一边磕头一边说道:“王小神医,谢谢你跟道长救了俺老娘,俺给你磕头啦。”说完,就呜呜的哭了起来。王大山不知所以,赶忙要将人扶起。
此时,王正风听到声音也从厨房出来,一看之下便心中了然,原来是李老歪的儿子。
王正风忙与王大山一起将他拽起,然后安慰他道:“人死不能复生,逝者已逝,生者如斯,不要过度悲伤,李老歪在天上也不愿意看到你如此模样。”
李老歪的儿子还是忍不住抽泣道:“道长,我这次来,除了要感谢您和王小神医外,还有一事相求......”然后就断断续续的说出了他的意思。
回到了道观,王正风正在做饭,看见王大山回来了,停下手中的活说道:“回来啦,饭马上好,等会就能吃了,你先歇歇。”
王大山一把拉起王正风的胳膊就往厢房里拽,一边拽一边说:“爷,你猜我今天干了什么大事?”
王正风一脸狐疑,有些摸不着头脑,只好被王大山一路拖着来到了厢房。
王大山关上门,把手里的麻袋放到炕上,先取出了一个皮包,拉开拉链 ,推到王正风面前。
王正风瞅了一眼便忍不住惊呼起来:“这,这,这哪来的?怎么这老多钱?这是多少?”
王大山说道:“爷,这是我今天卖人参的钱,一共1万5000块,还有两把枪。”说着,又从麻袋里掏出了两把枪和几盒子弹。
王正风还是不可思议,说道:“怎么卖那么多?1万多啊,谁傻啊给你那么多钱?”
于是,王大山把今天卖参买枪的过程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王正风,然后又说道:“人家刘主任既然愿意花这么多钱买我的参,那说明人家觉得咱家这人参值这个钱。刘主任是供销社的主任,可是见过市面的人,可不傻。”
王正风张张嘴,最终没有说出话来。
也不怪王正风接受不了,在他的印象里,一颗五品叶的人参,最多也就值个3000块钱。前两年榆树屯子的一个老把头,一伙人在山里抬出了一颗五品叶,当时卖给了一个北京过来寻亲的青年,卖了3000块,此事在公社传的人尽皆知,都羡慕老把头一伙人发了横财。谁能想到,这才不过两年,五品叶人参的价格就翻了5倍,还是自家孙子卖的,这要说出去,谁信呢?
回过神来,王正风又严肃的说道:“这些钱不能放到外面,得收好喽,你跟我来。”说着就起身朝后院走去。
王家的道观,其实是个两进的院子,前院除了有一间凌霄宝殿和左右两间耳房住着爷孙俩人,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,西厢房供着真武大帝与南极长生大帝,东厢房供奉着太上老君像和武财神赵公明,东厢房还隔出了一个小间,作为王正风行医看病的诊室和药房。
至于后院,原是抗日前一家人住的地方。后来王正风和他媳妇儿回来后,家中人少,夫妻二人便住进了前院,后院的正房就慢慢了荒废了。
后院不但有三间正房,还有两间厢房,一间厨房,一个茅厕,一个地窖和一口水井。
王正风先取了个油灯,又带着王大山来到地窖前,掀开地窖的木头盖子,沿着台阶往下。王大山跟着下来。
此时是夏天,地窖的角落里只堆放着几袋米面,还是王大山前两天从供销社买回来的,便再没有其他东西。
王正风来到米面处,把油灯放到一边,示意王大山搬开米面,王大山照做。
等米面袋子搬开,王正风用手扫去浮土,在地上抠了两下,一用力,又掀开了一个半米见方的盖子。
王大山都惊了,这地窖之中还有地窖,里面不会有什么宝贝吧。
似乎是出了王大山的惊讶,王正风开口解释道:“这个地窖是民国之前挖的,那时候外面乱的很,日寇刚刚进入东北,还有老毛子,老毛子还和小鬼子干了一仗,你太爷爷为了保存家里的一点东西不被抢,就在这挖了个这样的地窖,算是对老祖宗的一个交待吧。”
“爷,这里边都有什么宝贝?”王大山问道?
“也没有什么宝贝,都是些老物件,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是没有的。”王正风回答道。
等了片刻,二层地窖里进了一些空气,爷俩便提着油灯下了下去。
这二层地窖也不算太大,最多也就是3米见方,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的码放着3个60公分大小的箱子,都没有上锁。
“这箱子里的东西你都可以打开看看,你先看着,我上去再拿一个箱子去。”说完,王正风就出去了。
王大山先打开了第一个箱子,就见箱子里面装的都是道家法器,大小不一的铜炉有几个,铜镜各有几面,三清铃、杨公盘、雷击枣木剑、木鱼,法尺,三清法印,雷公令应有尽有。再仔细一看,都是上了年头的老物件。
王大山拿起一个香炉,翻来覆去的看着,炉子外形古朴,色泽明亮又内敛光芒。香炉左右两边有虎头耳环,炉底有座,翻过炉身,底座有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六字楷书。
好家伙,这是一个宣德炉,和这差不多的香炉,这箱子里还有4个,都是比这个大的。
发财啦,这些香炉要是放在30年后,妥妥的上亿。
还有几面铜镜,王大山不太懂,但也有汉唐的风格。一看也都价值不菲。
再打开第二口箱子,都是瓷器。
有大罐,大口瓶,梅瓶,大碗,大盘,还有一套文房四宝。有成对儿的,也有单个的。这些瓷器,以青花居多,也有几件彩瓷。大部分都是明中晚期,小部分明早期,只有一个大罐和一个大碗是元至正的,最主要的是,都是官窑!
价值连城啊!
再打开第三个箱子,里面装的全是书画。其中医书古籍占了大半箱子。还有几幅画,都用木盒装着。王大山轻轻的打开一幅,只看题款,知道这是一幅黄公望的松石老子图。他对绘画不懂,但只看画上的题跋图章的数量也知道这幅画价值不菲。又打开一幅,是仇英的钟馗图。
仇英王大山知道,他是明朝四大才子,属于吴门四家之一,是明代最好的画家之一。
发达了,真的发达了。有这些古玩字画,王大山就是啥也不干现在就躺平了,等到20年后,也能富甲一方。
王大山心里砰砰砰的跳的厉害,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,想不到老祖宗还能留下这么多好东西,真是苍天有眼啊。
就在这时,王正风走了进来,手里抱着个樟木箱子。
看着愣愣的王大山,王正风开口说道:“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,不能吃也不能喝。当年你太爷和你曾祖不想这些东西落入外国人之手,就都藏在了这里面。还有些道家法器,有些是你太爷放进来的,有些是我放进来的。当年四清四反还有大运动,一切都得小心谨慎。”
此时,王大山已经反应了过来,咽了一口唾沫说道:“爷,老祖宗还给咱们留下了什么?你一气儿说完吧。别今天一个参窝子图,明天一地窖古董,我这心脏都受不了。”
王正风呵呵一笑:“傻小子,哪还有其他东西,就这么多了。以后这些都是你的了,你好好利用。”
说罢,就把樟木箱子打开:“来,把钱都放进来。”
王大山从皮包里把钱掏出来放进了箱子里,快放完时,想了想,又取回两打放回了皮包里,当作日常的用度。
放完了钱,二人将地窖复位,回到了院子里。
今天的事给了王大山相当大的震撼。王大山觉得,自己重生后彷佛像打通了任督二脉,所有的好运气都扑面而来,沁入了肌髓之中,彷佛骨头都轻了几斤,无比的舒坦。
这比修仙都爽......啊呸,我相信科学,反对修仙!
对了,还没问你,你到底想要多大的山林地?想用来干啥?”
王大山双手端起面前的酒,又敬了熊支书一杯,说道:
“二爷,我跟我爷商量,想圈点地种些林下参和各种中草药,也养点野牲口,到时候我家就靠卖草药和野牲口为生了。
这道观也破旧的不成样子,也想翻新扩建一下,将来我娶媳妇房子也能大点。
所以,想要的地多了一点,至少3000亩地,想把道观旁边这几座山头都拿下来。”
“多少?3000亩地?你小子胃口可真不小。你才多大点,毛长齐了没有?就想着娶媳妇的事了?”
熊支书惊叹道,他没想到王大山心那么大?转头又对王正风说道:
“老道士,这是你爷俩商量好的?”
“我不管这事,让这小子折腾去吧。”王正风也举杯跟熊支书碰了一杯酒,说道。
“小子,你家那20亩地可换不了3000亩林地,顶多给你换100亩,再多屯子里就说的不算了,你想要地,就得去找林场了。”
“二爷,我要这3000亩地,也不白要,我可以跟屯子里租,租期最少100年,反正这林地靠近村子,也不能砍伐,林场留在手里也没什么用处。
但我有用,在不乱砍乱筏的基础上,我可以种药材,养牲口。
二爷,请您跟公社说一说,我愿意租3000-5000亩的山林地,用于药材的种植和牲口的养殖,至于每亩多少钱,你觉得合适就行,我没意见。
再一个,屯子里我家用耕地换的地,得作为我家的宅基地和自留地,允许我家的道观扩建,或者说让我家盖新房。
只要您这边和大队部把报告打上去了,再给公社领导敲敲边鼓,其他的您就不用管了。
要是这事您给办成了,以后我家种草药养牲口,优先从咱屯子里招人,争取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。你看怎么样?”
听着王大山的话,熊支书陷入的沉思:
且不说这事能不能成功,就算不成功,对他熊宝山也没什么影响,这是其一。
其二,现在生产队分家已经不可避免,从目前的形式来看,国家对农民承包土地搞种植养殖是持鼓励态度的,如果王大山能在自己的帮助下成功承包了山林地,王大山会不会又被树立成另一个典型?到时候自己这个村支书就能水涨船高了呢?
虽然他已经64岁了,马上就要退休了,但如果能够在退休前办一件大事,让村民能记着他的好,就能让他在屯子里的话语权更重,到时候他儿子接班遇到的阻力就更小。
想到这里,熊支书对着王大山说道:“这事我答应了,但不能保证一定能成,你小子要有一个心理准备。咱可说好了,一旦成功了,你小子要种草药要养大牲口,必须得优先从咱屯子里请人。”
“您就放心吧二爷!到时候请人还得请您给张罗。成不成我都多谢您老了,我再敬二爷一杯。”
熊支书满意的点了点头,一顿饭吃得他高兴不已。
虽然熊宝山是大队的支书,但家里也没到顿顿吃肉的条件。今天来到王家敞开了吃敞开了喝敞开了抽,又跟老兄弟敞开了聊,让熊宝山直呼过瘾。
吃的是山野味,喝的是瓶装酒,抽的是过滤嘴,聊的是当年勇。
痛快!
晚上7点多,王大山骑着自行车把熊支书送回了靠山屯,回到道观,王正风还没有睡,还在等他说话,似有一肚子的疑问要问。
最新评论